requestId:68a600a8250612.73595478.
一、慷慨解囊
他,傾其所有慷慨解囊資助貧困孩子上學;他,不包養網dcard顧病痛奮筆疾書鼓勵每一個受助的貧困孩子;他,二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用余熱為山區貧困孩子搭包養網ppt建起一雙雙希望的隱形翅膀,為外交包養網比較部扶貧工作樹立起光輝的榜包養網樣。他,就是外交部的離休干部叢文滋。
叢老,一個很親切的名字,這是外交部同事對叢文滋老先生的稱呼。叢老出生于1926年,今年已經88歲高齡。1990年叢老從外交部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開始自己的離休生活,也開始了他的愛心之旅。離休當年,叢老就每年向國家希望工程捐款,供三名家庭困難的學生上學用。每當看到國內一些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叢老也會捐款。叢老每年還向母親河工程捐款,供植樹造包養林使用。對于扶貧辦同志們來講,熟悉這位老人家是從他捐資助學開始的。自從1997年起,叢老每年堅持為外交部幫包養站長扶的金平和麻栗坡兩個縣的貧困兒童提供助學捐款。17年來(截止2014年4月18日),叢老通過外交部扶貧辦向兩縣捐助款項共計72次、包養網達191428.96元,受助的中、小學生總數超過6000人次。
叢老的捐款都是他平包養時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他參加工作幾十年,早已養成了艱苦樸素的作風。他經常跟身邊同事講,革命年代生活艱苦,我們作為黨員要關心群眾疾苦,現在生活好些了,更要保持艱包養管道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叢老的離休金并不多,但這沒有影響包養網叢老捐資助學的熱情。他省吃儉用,從不買保健品和營養品,總是把節省下來的工資、寫文章賺取的稿費和一些補貼都捐贈給貧困地區的孩子。2007年和2011年叢老分別榮獲外交部扶貧先進個人和外交部優秀黨員稱號,并將獎金通過外交部扶貧辦捐給兩縣。在捐款信中,叢老以最真誠、最樸實的話語寫道:感謝黨組織給我這個榮譽稱號,但我受之有愧,畢竟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事而已,從中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現將獎金捐上,請轉交縣里的貧困學生。外交部領導得知叢老事跡后贊嘆說,叢老常年堅持扶貧,慷慨捐款,表現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二、感人歷程
外交部從1992年起開始對云南省兩個國家級貧困縣金平縣和麻栗坡縣開展幫扶工作。兩縣地處偏遠,山路崎嶇,教育水平低,許多孩子因為家境貧寒上不起學。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為了幫助兩縣失輟學兒童得到受教育的機會,外交部把教育幫扶作為扶貧工作的優先領域,在部內外廣泛宣傳,號召干部職工為幫助貧困兒童上學出一份力。得知這個情況后,叢老來到外交部扶貧辦,對工作人員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他希望向孩子們提供資助,希望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孩子,讓他們繼續好好學習,包養網今后成為對國家有用的包養網人才。叢老說,我寧可省著點兒,也絕不能讓孩子們沒學上。近些年來,由于年事已高,加之患有糖尿病和心臟病,叢包養條件老走起路來需要拄著拐杖,行動已經很不方便,但不管是驕陽盛夏還是寒風臘月,他都堅持自己包養網站到部里遞交捐款。同事們經常能看到一位白發蒼蒼包養甜心網的老人慢慢走來,每一次他出現在辦公樓里,人們總是親包養包養網切地喊他叢老,攙扶他走路,與他熱情攀談。大家知道,他這是又送交捐款來了。這些捐款里飽含著叢老對生活的熱愛,更寄托著他對貧困包養網ppt地區失學兒童的一份真摯愛心。叢老不僅自己積極奉獻愛心,他的老伴也是他捐資助學的忠實伙伴,他包養們還一起影響和鼓勵包養價格自己的子女也加入到資助兩縣貧困兒童的行列中來。
叢老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那些得到資助的孩子。他們給叢老寫去熱情洋溢的書信,用質樸的語言表達對叢老的感激之情。有的同學說,一定會加倍努力學包養習,將來會像叢老一樣為他人送去愛心,給社會添加溫暖。有的同學說,正是由于叢老這樣的好心人,同學們感受到祖國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一定不會辜負叢老的期望,帶著叢老給的羽翼向前飛翔。有的同學說,是叢老讓自己懂得了什么叫幫助別人,也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更揚起熱心助人的包養網站風帆,要在人生道路上開始遠航,長大后一定用更多的努力回報社會,感恩社會,讓世界充滿愛,讓愛充滿美麗的人間。有的同學說起自己的心事,表示因為家境不好,自己在學校無法集中精力,心里壓力很大,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在得到叢包養網老的資助以后,仿佛一縷陽光照亮了心房,世界也因此變得光明了。叢老說,每次讀到這些來信,仿佛看到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令他倍感欣慰,也更加渴望繼續為孩子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更多的孩子快樂地成長。
叢老一直認為,幫助貧困孩子不僅僅限于資助他們上學,還要與孩子們直接溝通、談心交流,在精神上給予他們鼓勵和幫助,拓寬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磨練他們的意志。所以,每次收到孩子們的來信后,只要時間和身體允許,包養一個月價錢叢老盡量一一回信。每當病痛來襲,叢老需要花上一整天時間寫信。有時寫幾句,歇一會再寫,直至斷斷續續寫完才踏踏實實放心休息。叢老說和孩子們鴻來雁往是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每次都盡早盡快寫完回信,用貼心的話語解答孩子們的困惑和疑問,鞭策他們刻苦奮斗。在信中,叢老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孩子們講在血雨腥風的年代里,老一輩革命家和外交官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只為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叢老對孩子們的貧窮和困難感同身受,勉勵他們說逆境是最好的老師,“有志者事竟成”,鼓勵孩子們只要胸懷大志,就能克服現在的困難,擺脫貧窮。有的孩子因對自身貧困抱著非常消極和悲觀的態度而想輟學,叢老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向他們解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梅花香自苦寒來”及“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等道理,使他們重振精神,滿懷信心繼續好好生活,刻苦讀書。
三、碩果累累
在叢老二十年持之以恒的資助下,有的孩子得以重新踏進校園,有的孩子圓了大學夢,有的孩子成了當地飛出的“金鳳凰”。很多學生已事業有成,告別貧困。有的在北京、廣州、昆明等大城市工作生活,有的回到家鄉創業發展,有的回到母校執教……無論他們在哪里,有一點相通的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拿起捐資助學的接力棒,幫助家鄉早日脫貧致富。
在叢老精神感召下,我部向貧困地包養價格區提供個人捐款的人數也不斷增加,捐款數額連年遞增,同志們向貧困地區獻愛心捐資助學的意識大大增加,成為我部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外交部越來越多的干部職工加入到幫扶兩縣貧困孩子的隊伍中來。他們當中有部領導,也有大使參贊;有駐外使領館人員,也有部內干部職工;有退休老同志,也有入部不久的年輕人……叢老精神猶如星星之火,已經燎原!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叢老繼續默默捐資助學,繼續為山區貧困孩子搭建隱形的翅膀,直到他們展翅高飛。叢老這種扶貧濟困、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充分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和外交官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深入人心,將永遠成為照耀外交部同志努力工作的不滅火炬。
四、思想啟迪
包養網單次叢老捐資助學兢兢業業,他細致認真的做法和語重心長的話語對外交部扶貧工作包養app來說是一筆寶貴財富,對進一步推動和改進扶貧工作有很大啟發意義。為掌握每一筆助學金的使用情況和每一位受助學生的學習狀況,外交部扶貧辦指定專人包養網負責捐資助學項目管理,將每個捐資者詳情和每個受助學生動態信息錄入在扶貧資金項目數據庫里單獨設立的助學庫里,隨時向捐資者反饋受助學生情況,支持并及時轉交雙方信件往來,體現捐資助學的人文情懷,贏得捐資者信賴。也正是在叢老捐資助學的帶領下,外交部的包養價格ptt扶貧工作以助學為起點取得良好開局,推動部扶貧工作向更深更廣的領域發展,如校包養妹舍建設、衛生、培訓、整村推進等等。
叢老的故事就是這樣:很平凡,但很高尚。他的故事里沒有刻意讓人動容落淚的情節,因為他從不刻意去這樣做。他說我幫助孩子的唯一原因是我愿意這樣做,唯一目的是這樣做我很充實很快樂。他為人樸實得不能再樸實,做事低調得不能再低調。而正是他這種質樸的美德讓人發自肺腑地欽佩,如同一杯醇酒,沁人心脾,回味無窮。古人對美德最經典的評價莫過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甜心花園,叢老就是這種美德最真實的體現!(國務院扶包養網貧辦供稿)
TC:sugarpopular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