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每月看丨萬物競發繪查包養行情新景——6月全國各地經濟社會成長察看_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 題:萬物競發繪新景——6月全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

6月仲夏,萬物豐茂。廣袤農田上,“三夏”生產進進關鍵階段;綠水青山間,低碳發展不斷繪就新圖景;全力穩就業,當局、企業與高校同頻共振;高溫“烤”驗下,做好各項保證任務……上半年收官之月,各地各部門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造、惠平易近生舉措,推動經濟社會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穩步前行。

觀察之一:不負農時,打好夏收攻堅戰

6月24日早上7點,中心儲備糧滁州直屬庫無限公司天長庫區的門前已經包養網有貨車等候售糧。

天長庫區是本年初次啟用的新建糧庫,庫區負責人劉高說:“6月23日起,這里正式收購托市小麥,兩天時間已經收了超360噸。包養

隨著本年全國“三夏”小麥年夜規模機收基礎結束,今朝夏糧收購正在抓緊推進。

夏糧豐收是全年糧食生產關鍵一仗。6月以來,全國“三夏”任務高效推進。在安徽,6月5日麥收就基礎結束,較今年提早3天;在山東德州,新型收割機搶收小麥,將糧食損耗把持在1%以內;在河南,年夜規模機收從開始到結束歷時22天,8500多萬畝小麥順利完成收割,堅持了夏糧產量總體穩定……

“年夜胃王”聯合收割機疾速行進,梯田稻麥收割機爬坡上嶺,斗極輔助裝備精準作業……本年“三夏”時節,各式各樣農業“黑科技”出色呈現。

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今朝,全國包養網夏糧收獲過九成,冬小麥年夜面積收獲基礎結束。

夏收緊鑼密鼓,夏種、夏管也同步推進。在河北邯鄲,搭載斗極導航系統的氣吸式免耕智能播種機讓玉米種子精準進土;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舊縣村,小麥收完后田里抓緊開始播種高粱,為春季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觀察】從舊日“彎腰揮鐮”到現在“開機”收麥,夏收“黑科技”映射“躲糧于地”“躲糧于技”戰略落地生根,這既是農業科技創新的生動注腳,更是打好夏收攻堅戰的堅實底氣。

觀察之二:綠意涌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良

夏季里,在重慶市豐都縣名山壩長江消落帶,1200多畝綠油油的青草像一張宏大的綠色“地毯”鋪在長江邊。

“通過播撒草種等人工干預為輔、天然修復為主的方法,這里已構成較為完全的濕地生態系統。”豐都縣濕地保護治理中間干部譚文偉說。

河道更潔凈,空氣更清爽,山水更壯美……本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發布的《2024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一組組數據,展現了我國生態環境的持續改良。

盛夏時節,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工人們通過鋪設麥草方格、灌木種植等經典治沙形式,在騰格里戈壁邊緣筑起生態樊籬。

中衛市,以戈壁“鎖定”為目標,沿著黃河北岸,實施“光伏治沙示范區”“農田林網標準區”等工程,著力打造一條長約153公里、寬約10至38公里的固沙鎖邊帶。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涼化與干旱日。現在,各地宜喬則喬、宜草則草、宜灌則灌、宜沙則沙,精準防沙治沙。數包養據顯示,全國荒涼化和沙化地盤面積實現了自2000年以來連續4個調查期“雙縮減”。

綠色轉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6月23日至29日,我國迎來2025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從綠色低碳出行到生涯渣滓減量,從“綠”電點亮生涯到開發節能建筑……各地生動展現著我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新答卷。

【記者觀察】從綠染長江干到綠進戈壁退,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刻人心,人與天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圖景在神州年夜地處處可見。我們要搶抓機遇,在綠色低碳轉型中開辟發展新空間,增強發展新動能。

觀察之三:分類施策,促婚配穩就業

6月中旬,在貴州六枝特區2025年東西部勞務協作僱用會上,39歲的當地村平易近高強找到了一份在廣東的心儀任務。“這家電子廠的月薪在3500到5000元,等忙完孩子在老家的中考,我就過往。”

“當地與廣東中山樹立勞務協作站,構建從僱用到維權的一站式服務網絡。”六枝特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局長袁瑞岍說。

就業是平易近生之本。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加鼎力度穩崗位、優服務、促就業。針對農平易近工特別是脫貧生齒,人力資源社會保證部等部門召開脫貧生齒穩崗就業專題會議,印發專門告訴,兜準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線。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任務進進關鍵沖刺期。在浙江紹興市上虞區e游小鎮中繪(紹興)動畫無限公司里,應屆畢業生陳孟婕,正依照客戶請求繪制創意動畫。“通過產業學院班的實訓,我提早把握了企業需求的技巧,一畢業就順利進職。”陳孟婕高興地說。

“我們打破傳統教學框架,聯合企業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將產業需求融進教學年夜綱,讓學業與就業實現無縫對接。”浙江理工年夜學科藝學院黨委書記陳德虎說。

6月以來,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力穩就業政策,積極拓展就業空間,促進高質量充足就業。湖北舉辦特種作業人員平安技巧考察暨就業聯動僱用對接會,為特種作業人才鋪設從技巧考試到疾速就業“縱貫車”;廣西高校舉辦就業雙選會,滿足學生多樣化就業需求;貴州省總工會舉辦夏日線上專場僱用活動,聚焦轉崗待崗職工、殘疾職工等重點就業群體,進行精準崗位推送……

【記者觀察】抓好重點群體就業任務,穩住就業“基礎盤”。高質量促進充足就業,關鍵在于分類施策、精準推送,不斷完美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以優質服務夯實平易近生之本。

觀察之四:應對高溫“烤”驗,防護保供撐起“遮陽傘”

驕陽炎炎,在成渝中線高鐵成都站改建工程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各個作業面有序推進。中鐵八局建筑公司工會相關負責人說,公司采購了一批礦泉水、綠豆湯、便攜式風扇等防暑降溫物資送到各項目部,并增設遮陽棚、配備冰飲站。

6月以來,我國多地遭受持續高溫天氣。在一些施工現場,建設者們堅守崗位,用汗水推進工程進度。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和地區積極應對,為奮戰在高溫一線的員工筑牢安康防線。

在天津寧河區中國平易近航年夜學新校區二期的施工現場,塔吊司機室里安裝了空調,工地上搭起了全天候供應的防暑飲品站;南寧市總工會慰問團在南A中間項目工地,為建筑工人奉上防暑降溫慰問品……

6月以來,北京氣溫逐漸攀升。在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的調控年夜廳中,電力調控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夏日電力調度剖析。為應對今夏保供穩供挑戰,國網北京電力對±500千伏延慶換流站等多個重點變電站電力設施開展了“體檢”,確保平穩度過暑熱用電岑嶺期。

面對高溫挑戰,各地各部門保證氣力疾速響應。氣象部門拉響高包養溫預警,及時發布氣象信息與防暑提醒;電、氣、水等城市保證部門主動作為,確保城市平穩運行;相關部門及時發布平安生產提醒,強調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要嚴格執行高溫天氣室外露天作業時間規定……

【記者觀察】各地在應對高溫年夜考中,既要做好“防”的文章,更要下足“備”的工夫。不僅要守護好群眾安康,也要為工農業生產撐起“遮陽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